Skip to content

每天认识一个Web3项目-MakerDAO (2024/08/30)

Published: at 06:00 PM

小熊猫加密研究中文资讯站.每日更新加密行业入门到进阶阶段的相关项目/行业研究。欢迎Web3小伙伴加入社区交流,一起探索Web3.

主要内容

引言

8月29日,老牌Defi协议MakerDAO 完成品牌升级,选择更名为“Sky Protocol”。在这次升级中,协议的去中心化稳定币DAI更名为USDS,协议的治理代币Maker更名为SKY。这次升级不仅是Maker从Defi协议向传统金融转型的一次尝试,还因为监管可以冻结USDS引起了对MakerDAO丧失去中心化的争议。作为加密行业历史上的“第一个Defi”,诞生并发展于市场对 USDT 等中心化稳定币缺乏信任的时候,如今作为去中心化稳定币却拥抱监管,屠龙少年是否已变成恶龙?

1、项目介绍

Maker 号称是加密行业历史上“第一个Defi”,于 2014 年创立,于2017年在以太坊推出。Maker的创始人是丹麦人 Rune Christensen,他在Mt.Gox事件中失去了大量资金,因此致力于去中心化金融的研究。

Maker协议有两个重要的代币,协议的核心是去中心化稳定币DAI,另一个是协议的治理代币MKR。DAI 正式推出的第一年,尽管以太坊价格下跌超过 80%,DAI仍然保持了与美元的挂钩。截止至今,DAI也在多次市场崩盘情况下保持了币价稳定性。目前,Maker协议拥有超过 100 亿美元的总锁定价值(TVL),可以说DAI就是加密行业最成功的去中心化稳定币。

2、市场表现

MakerDAO Page1

3、Maker主要功能

(1)去中心化稳定币

中心化的稳定币(例如USDT、USDC)锚定的是美元,他们在链上发行 1 个USDC时,必须在链下将等价的美元、美债等资产储备到监管账户,保证链上USDC的币价稳定。

对比起来,去中心化稳定币机制大不相同。去中心化稳定币由链上智能合约管理来稳定币价,同时它接受多种链上资产作为底层抵押物。抵押物包括数字货币(主要是BTC和ETH)、其他种类的稳定币等。除了DAI去中心化稳定币/算法稳定币之外,还有Frax、Ethena等等。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去中心化稳定币脱锚的事件,最著名的如Terra(UST)的死亡螺旋,导致算法稳定币在那段时间人人喊打。

2)协议的运作方式

生成DAI是通过各种加密货币的超额抵押来实现的,这是一套去中心化的、独立于监管运行的智能合约。但DAI在其中还是十分稳健的,Maker协议经过多年的发展让这一运作机制变得十分复杂。

总的来说,Maker接受各类资产(加密资产、或其他资产)作为抵押品,该抵押品一般是超额抵押的,比方说你抵押价值1.1刀的ETH才可以获取1刀的DAI。这种混合的底层资产在Maker协议中被称为债务抵押头寸 (CDP)。同时,Maker协议围绕CDP,进行了多项衍生的创新。除了抵押之外,MakerDAO 系统还使用稳定费(类似于利率)和 DAI 储蓄率(DSR)等机制来维持 DAI 的挂钩。稳定费由生成 DAI 的用户支付,费率可以通过 MKR 代币持有者的治理决策进行调整,以应对市场状况。Maker在去中心化的理想和对稳定币的实际需求之间提供了平衡,使其成为早期DeFi生态系统的基石,目前许多的Defi协议,如AAVE、Compound底层都是支持DAI的。

3)Maker在RWA领域的发展

从2022年开始,Maker协议开始发力RWA领域,这也是 DeFi 协议首次大规模整合现实世界金融产品。所谓RWA资产,即将线下的金融资产,通过公司持股,然后将公司股权代币化上链。同时,Maker将这些RWA资产作为发行DAI的储备资产。如今,RWA业务在Maker的整体收益结构中不断提升,为协议带来了多样化的收入来源。

5、项目优劣

(1)项目优势

MakerDAO是最早期的Defi协议,甚至Maker刚刚推出的时候还没有Defi这个概念。Maker的团队都是一些年轻人,不囿于特定历史时期产品的局限性,一直在迭代创新,十分适应Web3市场的变化。 Maker的自我定位,一直都是联通传统金融和Web3的桥梁。在项目初期(2017年),Maker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项目就同不同的大机构开始接洽合作,可以说是标准的Web3 “骑墙派”。 截止目前,项目方一方面集结了一群忠实的用户、在去中心化稳定币中占据头把交椅,另一方面还“挟Web3用户以令传统金融机构”,通过稳定币打入传统金融的圈子打造了差异化竞争优势。RWA概念的出现也给Maker更好的机会融入传统金融,可以说项目方在最初的设定路径下走的很稳。在Web3行业监管声量这么大的时代活的都很好,足以说明项目方骑墙技术的炉火纯青。

(2)项目劣势

有人说Maker又是一个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,但实际上Maker一开始的自我定位就是个“两面派”。去中心化的理念、DAO治理、再到发布SubDAO等等一系列操作满足Web3用户,另一方面RWA对接华尔街,可以说两边的好处都占尽了。

但当前整个加密行业面临的问题是,行业的分化在加剧,想两边讨好可能最终落得一身骂名。传统金融的渗透逐渐被还怀揣加密朋克理念人群的厌恶,而监管的权力延伸是没有边界的。Telegram创始人被抓、各大中心化交易所收编的收编、监禁的监禁,无法被监管的项目如门罗等隐私币全部下架,以太坊Layer2/Solana生态圈日益中心化和资本驱动。所有上述监管的行为在将行业推向两级,一方面是传统美元资本的影响下在Web3链上映射并搭建传统金融架构,在链上延续美元霸权,另一方面是社区暂时没有创新只能玩MEME,中间地带的VC币无人问津。

在现在这个时间段,Maker一个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加上代币冻结功能拥抱RWA和监管,事实上降低了协议的去中心化和抗审查性。而缺失精神内核的Defi项目,正在慢慢失去社区用户的支持。